第1203期:《河南大学报》
河南大学:第1203期:《河南大学报》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言选登

    摘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言选登   校党委副书记张宝明: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由党中央来召开,这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对于我们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我们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学习,要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着力打造河南大学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王明钦:  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大学,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新时代,要努力打造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坚持中国文化的特色元素符号,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把“育新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能,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向东: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理论课上的重要讲话反映了党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这对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进一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我想可以总结为五个“大”:一是要胸怀远大理想;二是要肩负重大责任;三是要把握大的方向;四是要干出大的作为;五是要成就大的事业。这些是思政人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如果这五点我们都努力做到,我们的思政事业定会迈向一个新台阶。校教务处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捷: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深入推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教务部门将重点推动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打造思政课“标杆性”资源;二是以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和成立名师工作坊为依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打通学生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联动;四是加快推进高校“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系统推动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做成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的一面“旗帜”。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肖艳:  思政课堂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辅导员队伍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补充,要以更加自信的精神状态做好辅导员队伍的系统培训,要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担当积极探索情感育人和思政育人有机结合,有力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发展,不断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助力构建学校“大思政”格局。校团委副书记陈旭:  校团委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做好广大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一是以青年大学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抓手,运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挖掘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校史文化等,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大学生价值认同与价值引领。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亚歌: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双一流”建设与评估的重要内容。一流人才的培养既包括在专业素质上的世界一流原创能力,也包括在思想政治素质上将学生培育成具有深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我校以生物学为领航的“双一流”建设不断探索“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力促学科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志友:  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第二是学术性,不能一味追求讲课的“乐”,而忽略了最根本的“学”,在讲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三是逻辑性,讲课不能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必须具有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水平和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用科学的理论培养人;第四是生动性,要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授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为思政课代言的“正能量网红”刘嘉尧:  思政课教师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做到真学、真信、真教、真做,走上讲台之前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思政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要遵循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雕琢精益求精的教学技艺、发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通过精彩的思政课,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涛:  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切实贯彻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新要求,自觉肩负起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时代重任,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做到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欧健:  通过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体会到,上好高校思政课,要做到“五个有”:一是要有信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会有好的效果”;二是要有理论,思想政治课要讲出学理性,才能以“理”服人;三是要有情感,从内心深处热爱思政课,才能上好这个课;四是要有创新,通过教学方法、手段、风格、形式方面的创新,来强化“入脑入心”的效果;五是要有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强化实践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姜怀忠:  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重在落实。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思考如何发挥思政专业本科生在大学生中的自有优势。他们和其它专业大学生年龄、心理相似,易于接触和交流,如果能积极为他们创造平台、提供路径,让他们积极深入到思政教育中去,深入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实际中去,我相信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一定要讲方法。根本一点就是要学以致用。学就要弄懂、吃透,并结合学生、教师、学校实际,针对问题、分析问题,真正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枫林:  思政课堂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能否做好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者,是每一位思政课老师的责任,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严谨进取的态度来面对这份党和人民赋予的工作。思政课教师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我们是共产主义的信仰者,另一方面我们又是共产主义的传播者,所以习总书记才会说“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作为思政课教师只有做有信仰的人才能讲好信仰问题,才能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研究生代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任颖:  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那么我们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就要多关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来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然后找出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都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再像医生看病一样“对症下药”。同时,学生们对思想政治的认识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针对不同思想层次的学生,我们就应该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去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从而达到我们的育人目标。本科生代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董韶华:  我们要坚持“三个身份”,努力成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实的后备军。一是要坚持思政学生身份,坚定政治立场,增强专业自信,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二是要坚持“准思政教师”身份,作为即将走上教学岗位上的我们,必须提前培养教师意识,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思政教师;三是要坚持共产党员身份,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行动去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员、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吕钰琪:  习总书记指出,思政教师应该提高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这样会增加我们对思政课的兴趣,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参与度,更好地理解理论政策,培养家国情怀,真正地提升理论自信。总书记还在对思政教师的六个要求中谈到“人格要正”,自觉做到为人师表。这会潜移默化地提升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我们将不负总书记的厚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自觉武装头脑,在“拔节孕穗期”茁壮成长。(文字整理:吴继娟)

  • 许兴亚和他身体力行的“笨办法”

    摘要:许兴亚和他身体力行的“笨办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见,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前,《中国青年报》曾刊发过一篇《身体力行的“笨办法”比精巧的说教有效》的文章,记者章正用四千余字全方面地介绍了我校许兴亚教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办法,报道一出,反响热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教授,感受他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的新启示。  “没到站”他却主动“辞官”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成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校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如今许兴亚的身上有很多标签,可谁会想到,30多年前,他在内蒙古农村扎根10年后毅然决定考取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他的故事,就是现在年轻人口中的“励志鸡汤”。  毕业后留校工作,翌年,他就开始为研究生讲授《资本论》。1984~1985年,他倡议成立了经济研究所。1986年,他被首批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当年全省文科只有4人。其间,他也曾有机会“跳槽”去政府部门工作,但最终还是选择留下安心做老师。  安于现状做“教书匠”,他并不甘心,而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研究所恢复为经济系,把它从“母系”剥离出来,这是一段让他引以为傲的坚持。成立了经济系,再到成立了新经贸学院(后更名为经济学院),他自己也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大学历史上的首任系主任和院长。别人眼里,他当了官,他却最在乎“老师”这一称呼。有学生称他“院长”,他拉下脸不高兴,非要更正为老师。担任行政职务之后,他没有为自己减免过教学工作量。  学者在高校担任行政职务,会占用研究时间,是否值当?  “必须要有人为此做出必要的牺牲。”许兴亚这样回应,他做了一个让同事“惊掉下巴”的决定———辞去院长和研究所所长的职务,此时是新经贸学院成立的第二年,他还没到退休年龄。  回归学术,就像一棵老树重新焕发生机,他一下子被激活了,给学生上课、搞研究、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没有行政职务,不变的是忙碌,唯一改变的是,他更纯粹了。  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令学生信服拿着一个旧公文包,讲课的时候不用电脑,坐定,摊开一本书。从来也不低头看,就给学生“干讲”,案例和故事信手拈来。两三个小时的课程,声音保持洪亮,中间只会下课一次。这便是许兴亚上课的日常。  “他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穿透力。”这是2016级政治经济学全日制博士生李鸿宽对他的印象,他说许老师的言语中透露出一股正气,不自觉地学生就被带入到他的逻辑“旋涡”之中,时不时地产生思想碰撞。  很多人都说,思政课枯燥沉闷,老师没办法跳出照本宣科的怪圈,学生们玩手机、打瞌睡也是常态。对此许兴亚愤愤不平:“如果理论讲的是一套,而我们自己做的是另一套,即便我们课教得再好,也会事倍功半。”  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许兴亚认为,教好思政课的前提,就是老师自己不仅要“自信”,而且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精通的标准是什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师为例,除了要熟悉马克思主义文本之外,还必须熟悉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数学和西方经济学。  赵海亭是许兴亚的博士生,专注是他对许老师最大的印象,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不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只是课堂上讲授马克思主义“高调”,而是自己真的信仰,而且他的一丝不苟无形之中传导到学生心里,反而让学生规约起自己的行为。  学生论文3万字他最多一篇批注了2.7万字在一些大学生眼里,思政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最后都能通过;有的学生哭哭啼啼找到老师,说要出国,学分绩点要高一点,有的老师也会心一软,高抬贵手不给学生“挡路”,或许高分过关。  顺水推舟卖一个人情?许兴亚可不干。2000年,一位在职的领导干部以同等学力申请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硕士学位,由他做导师。拿到该同志的论文初稿,他发现问题很大:一篇原本应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位论文,却完全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完成。  “3万字的论文,我写了 2.7万字的批注。”许兴亚说,“我面对的不仅是这篇论文,而是这些理论和倾向。所以后来我又整理了一下,作为一篇论文发表了。”  年过七旬的许兴亚老师如同匠人,批改作业就像一针一线地绣花,能熬10个通宵,平均一天改6份作业,把全班61位同学的作业逐字逐句批改,写下17838字的批语,90%同学重做作业,却没有一个心里不服。  “许老师的作业都是这样改的,是常态,不奇怪!”刘宁静从硕士到博士都是他的学生。作为曾经的助教,她在整理电脑时看到几年前的材料,感动之余,坦言许老的作风也改变了她自己。  3月19日上午,我校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许兴亚说,习近平同志关于学习党的理论提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四真”的要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马列主义教研部的老领导对全院老师们提出的院训就是“真学、真懂、真信、真教”。因为对我们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志来说,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所以教就是用,而且一定要教好。  无论是学富五车的名师大家,还是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青年教师,都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坚守阵地,将马克思主义化为开启年轻人信仰之门的钥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正如许老所说,“他们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地在努力。”(文字整理:张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