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期:《河南大学报》

走进农家跨越自我


   期次:第1236期   作者:杨耀宇   查看:247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年轻人就要“自找苦吃”,走出“象牙塔”,走出生活的舒适圈,走到基层中实践锻炼。一直以来,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杨耀宇对这句话都有深刻的感受与领悟。作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学生,他不但要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更要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他服务社会的故事,伴随着铁塔风铃,轻轻回响在校园里……大部分人的高中是单调的。上课、自习、考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然而,我深知青年一代是为社会建设出力的先锋队,在学习之余我参加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从古城调查到城市规划,从烈士陵园祭扫到福利院义工,我的双足熟悉开封市每一条大街小巷。这些经历让我眼界开阔,思想进步,也认识到了很多社会问题,并思考解决良方。
  进入大学,平台和资源是前所未有的广阔与充足,我如饥似渴地汲取课堂上的知识,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慰问贫困户的记忆在我脑海中浮现,恰逢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家乡农民朋友做点什么的想法日益迫切。毛主席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首先走进田间地头摸实情,访民意,解民忧。在开封市祥符区陈留镇东街村,我们为他们的贫困程度感到震惊———房屋简陋、电器缺乏、天灾人祸无不让他们的生活异常艰难。我们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心中五味杂陈,也更坚定了为他们寻求帮助的决心。
  在“我和我的家乡”千名大学生返乡实践行动中,我在八月初深入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李长庄村,调研葡萄园葡萄滞销情况并发起葡萄采摘活动。从中我们了解到,农民缺少一个让农产品为大众所知的机会,城市居民缺少接触扶贫的渠道。于是在共青团开封市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谋划发起了“大学生直播带货文化节暨扶贫助农活动”,用当下最流行的直播带货形式推销开封特色,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活动反响热烈,解决了农民们的实际困难,将开封的特产推荐到全中国,同时也带动了广大青年投身于扶贫助农实践中。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会场志愿服务和菊花文化节“农特产品直通车”扶贫助农直播活动,借助节日热闹的氛围和直播平台推介农产品,提升了农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一次次走街串巷,一场场活动筹划,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紧要与不易。尽职尽责的领导和勇于担当的同事让我找到了学习的榜样,要担起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我感受到家乡的勤务员们为建设美丽开封的敬业精神和为民情怀;领略到汴梁的风土人情、产业特色、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状况;更获得了知识的进步、思想的成熟以及能力的提高。
  脱贫攻坚进入紧要关头,城市建设与人民生活改善依旧任重道远,这些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每一名大学生的服务与奉献。“实践练就本领担当,奋斗谱写青春华章”,今后我将会发挥思政专业优势,继续开展扶贫助农及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并扩展形式,打造类别更加精准细分的公益媒体账号,为家乡人民幸福生活的追寻添砖加瓦,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答卷。 (资料整理 王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