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期:《河南大学报》

以教师之名谈谈今年“双十一”


   期次:第1236期   作者:学生记者 江珊 张喆   查看:218   





  10月 21日零点一过,今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正式拉开帷幕。凭借着多种多样的活动和优惠措施,“双十一”吸引了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广泛关注。对于“双十一”这一年年都热门的话题,今年,我校教师们对此有着什么样的独到见解?
  看看大家的购物车大学生是“双十一”强有力的消费群体。数据显示,2019年购物狂欢节期间,大学生人均花费1012元。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胡婷说:“‘双十一’的折扣力度非常大,所以我会趁着这个时候囤积一些生活必需品。而且,由于今年采用了新的活动模式,快递基本上在付完尾款后于次日就抵达了。”不过,方便之余,“双十一”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文学院2019级本科生张怡婷就表示,自己很容易冲动性消费。“为了凑满减活动,经常会买点自己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
  那么教师们的购物车和学生会不会有所不同?2018年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教师群体消费数据》显示,教师群体偏爱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美食、图书、健康、面部护肤等相关产品上。这一数据在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大学外语教研部副教授谢菲回答:“就我自己而言,会比较喜欢‘眼见为实’的购买体验,所以对于‘双十一’的关注比较少。如果真的囤货的话,会买点用惯的护肤品吧。”文学院副教授王银辉及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张务农同样表示,自己不会参与抢购活动,但会购置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书籍、衣服等。“双十一”的演变历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意识逐渐增强,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网络购物已然成为如今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从2009年开始,淘宝率先瞄准了节日背后的营销契机,开始大规模地宣传‘双十一’促销活动,取得了斐然的销售业绩。”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海燕介绍道。
  此后其它电商平台也开始纷纷效仿,“双十一”销售额屡破新高。后来,这一天逐渐演变成为全民网络购物狂欢节。王海燕认为,相比于其它几个购物节,“双十一”的历史相对较长,已经逐步被网友接受认可,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另外,“双十一”交易额的不断攀升也拉动了生产、物流、就业等其它产业和行业的增长。它具有的开放性与全球性的特点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
  传播学概论授课教师段乐川说道:“双十一购物节的成功,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互联网文化的成功,即参与分享聚合消费所带来极致消费体验的互联网消费模式。”他从文化角度对“双十一”的发展进行了新的解读。“它确立了一种新的消费文化、消费业态和消费形态,反映了互联网经济发展巨大的发展动力。”
  “双十一”的更多意义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线下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电子商务行业的在线交易属性解决了“居家隔离”和“物理距离”等“新常态”的挑战。
  除此之外,“双十一”购物节还给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王海燕表示,“宅经济”催熟的直播带货给经济萎缩的严峻形势迎来了转机。“这对于国家的‘六稳六保’政策和经济发展‘双循环’格局都有重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也有教师对“双十一”活动期间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大学外语教研部副教授谢菲在谈及对“双十一”的看法时表示:“不可否认,‘双十一’确实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商业行为,但其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应当注意,比如平台需要进一步规范商家的经营行为,从而使商业行为与社会发展更为有序。”
  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双十一”总能看到不一样的精彩。传播学探究它是如何通过媒介传播进行营销,社会学探寻它背后蕴含的节日文化仪式感,经济学探索它所折射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观念的差异……“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带来的不只是优惠,更有对于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