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期:《河南大学报》

宋代茶诗中的茶文化


   期次:第1224期   作者:□王仲奇   查看:492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如氟化物、镁离子和锌离子等。其中两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儿茶酚、L-茶氨酸———对人体健康颇有益处。儿茶酚作为一种多酚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抑制机体细胞损伤;氨基酸L-茶氨酸会让人产生放松之感。在千百年的饮茶传统中,中国人创造了“茶诗”这一艺术形式。
  茶诗,以诗歌为形式;以歌咏茶与茶事为内容。宽泛地讲,凡是与茶相关,与茶事相关的诗歌皆属茶诗。借用蔡镇楚先生的论断,茶诗将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和重要载体之一”。文人士大夫通过茶诗将茶与诗连接,茶诗亦反映了文人对茶倾注的情感与茶的文化内涵。
  茶文化从先秦两汉时的萌芽状态,经历魏晋南北朝的初步发展,再到隋唐五代步入繁荣,直至于宋蔚然大盛。有学者统计,宋代以茶为主题的诗达828首,远远超越前代。相应的,小说、散文、词、戏曲等其他题材对茶的表现更是数不胜数。茶文化已经深入到宋代的社会生活之中。
  宋代建国与汉唐格局全然不同。传统的“天下”观之下,宋仅仅统治了其核心的部分。当时四邻的政治、经济状况不足以给予宋国启迪。加之对昔日荣光的缅怀,宋代文化开始向内收敛。这个过程中儒家的思想体系受到佛、道的冲击,三教合流的局面正逐渐形成。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世俗生活受到重视。因此,茶诗中展现的茶文化,烙印着三教合流的思想与世俗精神。正如钱宾四先生所说:“中国在宋以后,一般人都走上了生活享受和生活体味的路子,在日常生活上寻求一种富于人生哲理的幸福与安慰。”
  蔡京的《延福宫曲宴记》将琴、棋、书、画、茶、丹、经、香并提。这延伸了茶文化高雅的内涵。但最引人注意的是士大夫以俗为雅的旨趣。
  宋诗不似唐诗那般开张堂皇、气象万千,它更趋向平淡简约,将趣味归于日常生活中的一饮一啄、日升日落。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以茶为主题,铺陈叙事,描写了采茶、制茶、斗茶以及茶的功用、影响,足以与卢仝《七碗茶歌》媲美。“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可见采茶之精;“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可见斗茶之激烈;“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可见茶之功用、影响。全诗带着世俗气息与烟火味道,始终没有脱离人间来谈茶。虽有“武夷仙人从古栽”“焉知无茶星”这类颇具幻想的诗句,但其落脚点始终在世间。
  宋代士人将世间生活赋予了审美和超越性的意义。这种观念与禅宗有着深刻的联系,所谓“禅茶一味”便是如此。苏轼的《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诗中化用了《维摩诘经》中“文殊师利问疾品”的故事。维摩诘居士假托生病,佛祖派文殊探望与其共论佛法。维摩诘居家拥人世繁华,又崇信佛法,标志着统治者与佛教的融合。维摩诘行为不羁,满腹经纶,善于辩论,是理想文人的形象。此诗前三句毫无修饰,铺陈而已。末了一句用吃茶这个动作流露出对灵运、维摩诘的效仿,将吃茶赋予了超越性的含义。
  以俗为雅的意趣在陆游的《听雪为客置茶果》一诗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
  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
  平生外形骸,常恐堕贪著。
  时时邻曲来,尚不废笑谑。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不饤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陆游平淡地讲述着自己的日常生活:前四句讲自己牙齿生病已经两旬了,每天要服药治病,吃饭都是问题,何况喝酒呢?看似絮絮叨叨,只谈些家长里短,却蕴涵着生活本味。后六句,先讲隔壁的唱曲声、笑谑声,下一句就设茶听雪,为客人备上“栗”“梨”“鸭脚”。这些俗事、俗物入茶诗并无不妥,诗人在雅俗之间,以俗为雅。
  宋代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这里仅仅是从士大夫的精神旨趣做了简要的分析。除此之外,有关宋代茶品、茶技、茶器、茶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皆博大精深。宋人融入世俗生活,热爱世俗生活,并赋予其超越意义的茶文化精神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典范。作为优秀文化的代表,它值得我们进一步地传承、发扬。疫情当前,我们长时间居家难免会心有不畅,不如静坐吃杯茶,既能平复心绪,又颇有益于身体健康。
  (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