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期:《河南大学报》

抗“疫”日子里的生活新方式


   期次:第1224期   作者:学生记者 孙 涵   查看:180   





  距疫情被公众熟知已过去一月有余,河南大学积极响应“疫情不结束,河南不开学”的号召,延迟返校开学时间。实际上,在这个长度尚不明确的假期里,我校学子的学习、生活方式和日常活动都产生较大变化。
  每月“10G”,紧跟网课步伐如果问什么事物在这个假期给学生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相信答案异口同声会是“网课”。
  往常教师一人讲授、个人无声记笔记的学习模式演变成当下的直播互动交流活动,课堂氛围活泼许多。2019级国际教育学院学生李星表示:“网课有一种神奇的魅力,会减少面对面的恐惧感,进而拉近师生的距离。”
  但李星家中一直没安装WiFi设备,开始上网课后,他发现自己每月移动数据的花费很多,甚至有些超出预期,“半个月大概用了6G。”
  考虑到并非所有学生都具备参加网课的网络条件,也为保证学生疫情期间正常在线学习需要,我校在二月底决定通过开封移动、联通公司为377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人每月10G国内免费流量。“有一天突然有短信告知我获得了10G流量,收到学院通知消息后才知道是学校发的。”他认为学校此举对难以支付大量数据费用的贫困生来说很有必要,具有人文情怀。不必“迁徙”,省下时间做想做的事2018级文学院学生白熙智的宿舍距离校区大约1.5公里,步行需要18分钟,往日上学、放学、吃饭三点一线:教室———宿舍———食堂。
  “有时一天只有两节课,但分散在早上八点和下午三点。”让他苦恼的是,尽管两节课间隔看似很长,但是一来一回加上吃饭,实际浪费不少时间在路上。
  疫情期间,全国学子迎来“房间即是课堂”时代,教室———宿舍———食堂“一站式”呈现,睁开眼就上课、出了房门就看见香喷喷的饭菜。白熙智在体验这样的生活之后,决定将省下来的时间贯注在自己一直想尝试的事情上。他找到擅长网络技术的朋友,两人一同经营起了微信公众号。
  白熙智的家乡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环山靠水、风景优美,他偶尔会拍些照片,配文发在公众号上。他说自己其实很早就想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让外面的人知道他的家乡有多美、有什么风俗习惯,“这片大山需要被理解。”他阐释道。
  提升自我,致力“爱心高塔”
  “这场疫情改变了我对家国的看法,成龙唱的是对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任何人微小的力量,凝聚起来就是一座塔。”2018级工商管理学院的张旭发表了自己对此次疫情的真切感受。
  这个假期,她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每日负责录入和上报人员流动、病例数量等信息。张旭认为这份志愿工作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却很艰巨:“任何数字或门牌号出错都会误导群众,甚至可能会造成相关部门的精力损失。”她表示跟其他一线工作人员相比,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事不足挂齿,但身为一名大学生,“能做一点是一点”。
  和张旭不同的是,2017级文学院的司马弩则选择将专业与行动相结合。他在“哔哩哔哩”平台开设了“抗疫专栏”,引经据典,梳理我国抗疫史,普及抗疫知识,提高人们对病毒的防范意识,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贡献。
  疫情像是一种试剂,滴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使之发生不尽相同的变化,也让我们面临更多充满未知的挑战。不能返校的日子里,孤独有道,自我追寻,我们共同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