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期:《河南大学报》

崔雨莹:窈窕文风独自立,才华馥郁蕙兰心


   期次:第1184期   作者:学生记者 毛琳琳 吕钰琪 陈泓睿 梁潇潇   查看:206   



  学习文学,就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平衡,在温情中感悟诗意。初见我校文学院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崔雨莹,留给我们的初印象便是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经过简单的交谈,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是对她最好的注脚。
  学广知多 文以成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对崔雨莹选择文学类专业原因的最好诠释。长期以来,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小在她的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而对于文学的喜爱,使得她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
  “其实兴趣并不是天生的,是由自己发现的,如果你对某一方面有一点成就的话,你就会培养出自己的兴趣,渐渐地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召唤。”在成就中,崔雨莹培养着对文学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她也不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谈到相关能力的培养时,她认为大学的自主性较强,所以大学期间自学、自律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此外,她还强调积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积累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积累的多是会有很大优势,并且会有很多机会的。就像考研,如果不在平时积累,只在考前抱佛脚,那肯定是不行的。”学广闻达,知之者多,崔雨莹行于学海,拓宽着灵魂的广度。
  不怠时光 岁月自长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有限的课余时间里,崔雨莹加入了国学研究会与书评学社,并分别在其中担任了会长与部长之职。在谈到如何能够合理地安排课余生活时,她表示,时间的高效利用需要规划,“我喜欢做一些长远的规划,并且在长远的规划里设置一些小的细节和步骤,只有这些小的细节和步骤完成了,这个规划才能实现。”大规划与小细节的结合使得崔雨莹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课余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更使她避免了不必要事件对于时间的浪费,将学习与课余生活处理得井井有条。
  社团内的交流与活动,在崔雨莹紧张的学习中,留下着美好的回忆,“和会内成员多多交流是很有益处的,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倾听、思考能力。而且这个和学习是互补的,这也是我把学习融入到生活中的一个表现。”人间四时匆匆,崔雨莹不怠时光,故得岁月不负相待。朗月清风 自赠盈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懈进取的崔雨莹连年获得奖学金。面对自己所取得成就,她有着“斯为泰山而不骄”的谦逊与平和,她表示:“在兴趣的驱使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最大的满足,至于成就,只不过是警示自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的一个副产品。”崔雨莹不断进步,力求卓越的同时,也在激励着身边的人不断努力。
  身虽处于象牙塔,心却怀有天下事。日常生活中,崔雨莹实时关注着社会热点,不断以己之行展现着文院人“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风骨。似朗月更如晴风,崔雨莹在燃放自我的同时,她的光芒也在浸染他人。
  许一墨相惜,寄一场情愫。时光慢递,请认真倾听属于文学的物语。那跨越历史长河传来的阵阵墨香,见证了崔雨莹与文学最美好的遇见。年华似水,未来可期,她将始终怀揣着对梦想的追求,风雨无阻,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