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期:《河南大学报》

校内共享单车“野蛮生长”


   期次:第1172期   作者:学生记者 王剑 张倩宜 张洁   查看:86   



  早上6点,住在金明校区北苑宿舍的张振东已经开始起床洗漱准备赶往志义体育场跑操。20分钟后,他在宿舍楼下解锁了一辆共享单车,随人流涌进北门。
  扫码、解锁、骑行、落锁,整个操作流程简单快捷,原本十五分钟的路程现在短至五分钟。对于宿舍区距离较远的同学而言,这些共享单车的出现,无疑给他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谈及引进共享单车的初衷时,宣传部副部长时瑞刚告诉我们:“当时同意共享单车的入驻,主要是考虑到共享单车一方面能够方便师生出行,另一方面也能省去部分师生购买自行车的费用。”同时,共享单车的引进可以有效减少私车数量,方便校内空间管理,有利文明校园创建,所以河南大学对共享单车进校始终秉持帮扶态度。
  加强管理 共享文明“同学,回来,把单车停在车位线里。”金明校区综合楼前负责小黄车管理的老张对着一个跑远的背影喊道。他每天早上七点开始工作,主要负责监督学生有序停车,避免人流高峰时单车拥堵。
  “不好意思,叔,我急着上课,就随便停了。”商学院2016级陈晨阳连忙调头把车运回车位线内,不好意思地对着老张笑了笑。
  将近9点,身穿黄色制服的共享单车管理人员匆匆赶来综合楼,和老张打过招呼之后,他们要用一节课的时间通过电动三轮把部分车辆转移到其他地方,完成分流的工作。
  并立竞争 多方割据2016年9月,“ofo”共享单车入校,.投放了1000余辆共享单车。之后,随着共享单车创业大潮的兴起,mobike、酷骑、猎吧出行等五花八门的共享单车品牌也开始在校内出现。2017年9月,金明校区和明伦校区除了已有的小黄车,一夜之间又出现了无数的“hello”单车,并在各处停放。校内形成了“ofo”和“hello”并立竞争的局面。
  由于共享单车的特性与学校发展校园公共交通的方向一致,校方对其一直持开放态度,学校除了提醒公司加强单车管理以外,并未对它在校内的发展做出过多限制。
  20日下午,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东门停放了1000多辆“hello”单车,将东门的道路完全堵塞,给师生们进出校园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不满。为了疏通道路,解决单车淤积的状况,校保卫处清理了部分“hello”单车,随后其负责人也派出工作人员,用卡车拉走了堵塞道路的单车。
  校保卫处处长谢清溪告诉我们:“目前各单车公司均未和校方签订正式合同,但共享单车进入校园必须走程序,只有提出了具体的单车管理办法,并且保证校园正常的交通秩序,才能够进行投放。”
  其中部分共享单车为扩大影响,占领校园市场,利用学生兼职,许诺他们每骑一辆单车入校,即支付八毛,此举造成了校内单车的过度饱和。同时,因其缺乏相应的后期单车管理团队,综合楼、广场、各大门等公共区域皆被共享单车攻陷,校内交通严重堵塞,放眼望去整个河大浸泡在了一片“共享的海洋”里。
  共治共享 尚在路上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学专家吴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事件解决的关键在于学校要在与共享单车公司的合作中掌握主导权,同时进行市场调研,确定单车投放量,合理布局,让同学和公司都遵守规则。
  “ofo”公司也将校园内负责守门和调运的工作人员增至30名。同时“ofo”管理人员建立了志愿者微信群,在群内实时就“小黄车”在校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如摆放混乱、车辆损坏等,以便能够高效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针对共享单车恶性竞争的问题,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刘金平教授认为,部分共享单车团队的营销策略出了错误。学生兼职和骑车奖励都是一种凭借优惠经济来吸引师生使用共享单车的营销手段,其目的在于扩大影响和市场占有比,但因其管理系统不完善、运营模式不恰当等原因,最终造成了校内单车淤积的状况。
  而关于校园内部“究竟是一种单车独大好,还是多种单车并行强”的问题,学校保卫处表示会在听取多方意见后,进行综合考量,做出合理的决策,最大程度地保证师生的利益。
  对此,河南大学MPA教育中心副主任田丰韶则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发表了看法,“单车引进时可以采取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配额制,在测量过需求量后,根据公司的信誉及实力进行合理资源分配,有序投放。另一种就是采用投标竞争的方式,胜者获得在校内的投放权。”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