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期:《河南大学报》

日咏霓裳且唱酬,暮扫落红和轻音


   期次:第1163期   作者:学生记者 张海晶 郑昊阳 韩清 苏雪芳   查看:92   





  开辟红濛,谁为情种?不只为风月情浓。总有这样一群人,唤相似或相异的灵魂,寻不早也不晚的时间,在字迹与心灵的蜿蜒处,相遇。
  他们是《红楼梦》的忠实粉丝,相遇在红学研究会。
  “红学”是我国三大显学中最“红”的学问,被誉为“新国学”。我校红学研究会成立于2010年,是文学院八大社团之一。在文学院团委老师的领导下,红学研究会以“叹古今以求善真,极高明而道中庸”为宗旨,坚持“让每一位会员都有收获”的原则,以《红楼梦》文化为导引,探寻古典文化的魅力,追求古典文化的现代演绎,活跃着校园文化。
  “文学院有许多文学类社团,但缺少学术科技方面的,而大家对《红楼梦》比较感兴趣,所以成立了这样一个学术性较强的社团。”谈到红学研究会,会长刘金娓娓道来,“《红楼梦》是一部百科文化全书,是中国古代人文风俗的‘活化石’,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结合饮食、医药等方面研究,这是一个探秘的过程。”
  红学研究会自成立以来,集结了一批喜爱红楼梦艺术的同学,通过举办红楼主题的讲座、沙龙诗会、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广阔的交流的空间,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红楼梦》。每年的秋季学期,红学研究会都会举办一场视频点播活动。我校历史文化学院2016级学生李静说“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出大家的讨论兴趣,也能够提高我们对原著的阅读兴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作为一个新兴社团,红学研究会一直在探索中发展。社团设有编辑部、宣传部、文艺部、组织部、外联部和网络部六个部门。六大部门各司其职,保证社团的正常运转。2014年,他们发行了第一份报纸,名为《梦红楼》。报纸每学年发行一到两期,上面刊登着河南大学红学爱好者来稿和征文比赛获奖稿。同年7月,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官方微博。
  文学院对这一学术性社团很是重视,每年春季,社团会邀请文学院副教授郑慧霞担任红学专题讲座的主讲人,深入解读《红楼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也关注了河大红学会的官微,并经常与同学们互动。“红学会是一个很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学到知识。”组织部长蒋蓉说道。
  为了会员更好地理解红楼梦文化,社团拟定了人物、诗词、探佚、比较文学四大交流讨论小组,将从不同方面研读《红楼梦》。然而,由于会员们参与程度不高,这份宏大的计划迟迟不能实施。每年的春季学期,选择退出的会员就会增加。对此,编辑部长刘敏惋惜道:“我觉得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一起静下心读《红楼梦》,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大家能因为一本书聚在一起更是缘分,希望红学爱好者们能活跃起来,引领大家重返经典。”
  今时今日,红学研究会虽为少年,却坚定地承担着传承的重任。一本古朴厚重的书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传承、发展,从未间断。本着学术性的特点,红学研究会致力于从不同角度挖掘《红楼梦》,带领会员们探寻不一样的“红楼”,让研究更倾向于专业化。
  学术性社团的曲高和寡并不能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即便是和着清音,他们也依旧行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