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期:《河南大学报》

谌龙:这世上所有的美好都只因坚持


   期次:第1138期   作者:  □卓鹏程   查看:37   


  最后一场林李之战谢幕,四天王时代落尽了余晖。李宗伟的胜利与激吼、林丹的绝地反击、交换球衣时的温情,不出所料地霸屏整晚。
  谌龙似乎也知道这个夜晚不会留意自己,2比0轻取丹麦小将后,面对镜头,他显得格外躲闪和匆忙。
  在此之前,人们已经知道,这是谌龙拿奥运冠军的最好机会、也许是最后一次机会了———他27岁,如果拼不下这届男单,考虑到国内羽坛更新换代的速度,他未必会出现在四年后的东京球场上。
  谌龙和李宗伟交手25次,12胜13负,并且在最近交锋中四战皆墨。看起来,李宗伟的赢面要大一些。
  李宗伟的优势:快速的大范围移动,突击抓拍的爆发力,优秀的灵活性,逼真的假动作,更隐蔽也更凶猛的杀球,尤其是多年来羽坛无出其右的头顶劈杀对角能力。
  谌龙的优势:身高臂长,步幅夸张,脚步简洁到反人类,控制范围大至骇人。打法稳健,防守顶级,又不失反手、杀斜线这些尖兵利器。最关键的是,27岁的他,体力和耐力正迎巅峰。
  决赛一开始,就打得飞沙走石:从网前到底线,大角度的对攻,从左右端线全场飞奔。这是李宗伟想要的节奏,拼头局是他必然的选择:在他急攻狠杀之下,分差一度被拉开到三分。
  然而谌龙够韧,不但咬住李宗伟,咬住分差,还几乎把每个回合都咬成了长拍局。他在等,他知道比赛拖得越久,天平就必然会倾斜得越厉害。为了避免长局,李宗伟开始越打越快,直到他的球开始频繁下网,单拍质量被拖得越来越低,分差也被填平。
  第一局,谌龙取胜。李宗伟后程一直在发力追赶,但还是输了。他不能输掉的第一局,还是输了。
  谌龙的胜势来了。
  第二局,从第一个球开始,李宗伟就表现出自己最大的求生欲。从1:3落后,再反超至7:3,李宗伟不仅每个长球到咬牙到底,而且杀球越来越多。第二局快速拿下,再像和林丹的半决赛里一样鏖战第三局,是马来西亚人死地下的对策。
  只是他遇到了咬得更死的谌龙。谌龙没有给李宗伟留下任何机会。他向世界证明了他强于林李的对峙能力,以及为什么今夜,他能站在世界之巅。
  谌龙开始一个球长盘,一个球连摆网前,交错着对李宗伟的节奏进行攻击。有几个球谌龙甚至打出了强力的连续追身,逼迫李宗伟做更难的回接动作。渐渐的,李宗伟的杀气力气小了,开始增加长距离的吊球,而杀球越来越多的,成了谌龙这一方。
  再到谌龙反超比分,其实那之前,比赛胜负已定。
  细细想过这场球,直到现在,我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去否定谌龙这枚金牌,反而将李宗伟捧上“无冕之王”的高度。我们都知道李宗伟半决赛后消耗到了何种地步,但作为一个淘汰赛的选手,想赢到最后就必须打倒所有沿途的敌人,即便对手是“超级丹”。这一点对谁都是公平的。我想说的是,谌龙对既定策略的执行、水泼不进的防守和对长盘球的掌控,都足以让他在这场比赛中锁定胜局,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
  李宗伟输球时的落寞,让整个世界都扼腕遗憾;而谌龙获胜后的失控痛哭,又是否让所有关注过他的人心中一疼呢?
  金牌无偶然。谌龙的成功,名副其实。他的眼泪,也的确让人感到心酸。
  他已经27岁了。这个年纪,你可以迎上自己的巅峰期,但你能改变的东西,只能越来越少。他有点“生不逢时”,前有林丹和李宗伟这样的崇山,后有金童安塞龙、桃田贤斗等新人追赶的潮头。但这一夜,他终于不是人们口中“林李大战的‘搅局者’”、不用被人看成“林丹身后的男人”了。
  半决赛后,短暂的赛后采访时,他再三申明“只能问一个问题”,他的匆匆离去,让一些人诘责起了他的不礼貌。当然无关礼貌。谌龙在夺冠之后已经解释得清清楚楚:他太专注于比赛本身。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这上面了,再没什么精力能让他在镜头前从容谈吐。
  我真喜欢这样的回答、真喜欢这样的谌龙:因为在比赛之外,他再次给我们阐明了生活的真切智慧,鼓舞了在普罗世界中寻求成功的世人———这世上所有的结果,都起于初心;这世上所有的美好,都只因坚持。
  (文学院2015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