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期:《河南大学报》

穷游芝加哥


   期次:第1095期   作者:□图/文 冯 楠   查看:34   

 


  (接上期)第三天,我的行程主要集中在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Lloyd-Wright)的两处作品。其中查恩斯·裴恩斯住宅(Charnley-Persky-House)是赖特早期在路易斯·沙利文(Louis-Henry-Sullivan)的事务所当绘图员时,与路易斯一起完成的作品;而鼎鼎大名的罗宾别墅(Robie-House)则是极具赖特风格,是草原式建筑(Prairie-School)的最著名代表之一。
  因为想深入了解罗宾别墅,我预订了每周仅有一次的罗宾别墅深度游。
  罗宾别墅全名弗雷德里克·罗宾 别 墅 (Frederick-C.-Robie-House),坐落于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海德园(Hyde-Park)的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of-Chicago)校区。罗宾别墅设计并施工于1908至1910年,被认为是赖特创立的草原式建筑的代表,并于1963年11月被确认为美国国家历史性地标(Na-tional-Historic-Landmark)。
  1908年,赖特接到委托,为他的新业主弗雷德里克·罗比设计别墅。当时的弗雷德里克年仅28岁,他与妻子罗拉·耶罗尼米斯·罗比(Lora-Hieronymus-Robie)选择购买这块地产权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想要靠近他们的母校芝加哥大学,靠近大学的社会生活圈。别墅最初的预算是六万美金,然而他们为购买这块地皮就花去了58500美金,要知道,当时的58500美金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四十万美金。设计与施工费用花去三万五千美金,家具又花去一万美金,最后完成别墅时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算。这座昂贵住宅的价格甚至抵得上与它隔街相对的那座做工精细的教堂,以至于罗宾一家人搬出别墅后,没有一个新的房客能有租下整栋别墅的财力。
  罗宾别墅出檐深远,悬臂式的屋顶不仅在下雨时有效的保护了墙体不受雨水侵蚀,还在二层阳台处形成了瀑布一样的雨幕,不仅让人联想到赖特的另一个代表作———流水别墅。在外墙方面,赖特用特殊的双层皮结构,他用红橙色的罗马铁斑砖表皮包裹芝加哥本地最常见的砖块。为了强调水平线条,他在相邻两皮砖中的水平缝隙中填充进米色的砂浆,将垂直的砖缝中灌以砖色的砂浆,这样做使得整个墙面看起来像是由一条条连续的线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砖,从而增加了整个建筑的整体性。罗宾别墅窗的设计也别具匠心,它们由赖特最喜欢的30°、60°角组成了一个个抽象的极具赖特风格的图案,与室内的挂毯、入口门厅和围合式的汽车庭院的图案相呼应。罗宾先生的慷慨,使得赖特的设计最终都可以实现,甚至还“任性”的采用了钢结构。从建筑平面上我们可以看出赖特先生的大概思路———从下往上,越向上越私密。首层作为主要公共空间,由仅供男士们使用的台球室和儿童娱乐室组成。两间娱乐室作为公共交流空间与开敞的庭院相连接,满足休闲需要。二层主要由起居室、餐厅和客房组成,中央壁炉附近形成了灰色空间将起居室和餐厅巧妙分开。从起居室的一端,可以通过带“赖特式”玻璃的门进入后阳台,整个阳台都在悬挑的屋檐下,赖特想要通过这样的形式为业主营造一个可以在室内室外环境中自由穿梭的感觉。三层是整个建筑的制高点,可以将附近的美景尽收眼底。三层由一个主卧、两个次卧、一个阳台、浴室和衣帽间等组成,仅供业主本人使用,是整个建筑中私密性最好的部分。
  参观罗宾别墅给人的感觉就像在参观一个到处堆满艺术品的展览馆。赖特先生不仅设计了这栋别墅本身,他还设计了所有的室内装潢、窗户、照明设备、地毯、家具甚至纺织产品。怪不得曾经有一位罗宾别墅的房客说:“每天早上醒来,我都能新发现一些莱特留下来的惊喜!”
  罗宾别墅作为赖特草原式建筑的成熟代表,同时也是有机建筑(Organic-Architecture)的代表。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赖特就是这一派别的代表人。
  提起有机建筑、草原式建筑,不得不提起橡树园,这个距离芝加哥市中心以西十几英里的地方,见证了赖特的草原式风格从诞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赖特的第一个家和工作室就在这里,罗宾别墅也是在这里被设计出来的。19世纪末的橡树园还远在芝加哥郊外,是个高档社区。当时的赖特在阿德勒与沙利文建筑事务所(Adler-&-Sullivan)打工,曾在橡树园给很多有钱人设计过私人住宅,也为自己结识了很多未来主顾,这其中就有充满八卦的埃德温·切尼别墅(Edwin-Ch-eney-House)。从1890年起,直到1909年与情人私奔欧洲,赖特在橡树园生活了19年。而他的情人就是他的主顾埃德温·切尼(Edwin-H.-Cheney)的妻子玛玛·博思维科(Mamah-Borthwick)。我在比罗伊特学院读书时,在导师的推荐下,我曾阅读过一本小说《Loving-Frank》,这本小说以玛玛的视角写了她和赖特的故事。玛玛回忆:我到现在还记得一切开始的那一幕,我被赖特优雅的举止和谈吐吸引了。以至于后来赖特为她和丈夫设计房屋时产生了种种暧昧,后来她随赖特逃亡欧洲,引发了当时建筑界的震动。赖特回到美国后不得不在威斯康星州的塔里辛(Taliesin)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和事业。然而,故事的最终并不完美,赖特整天为了生计忙于奔波,玛玛独自在家中养育孩子,仅在周末才能与丈夫见面。终于在1914年的一天,一个赖特塔里辛工作室的员工朱利安·卡尔顿(Julian-Carlton)在追求玛玛无果后起了杀心。他制造了一场火灾,杀死了玛玛和他的两个孩子,两人的爱情以悲剧结束。后来,赖特为了怀念他的妻子,最终决定在塔里辛重建工作室。
  参观过罗宾别墅,我便急忙乘公交车、火车,最后转搭地铁赶往最后一站———查恩斯·裴恩斯住宅(Charnley-Persky-House)。查恩斯·裴恩斯住宅原名詹姆斯·裴恩斯住宅,坐落于芝加哥的“黄金海岸”附近,现在作为建筑史学家协会的总部和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每周开放日仅有一天,而且只有固定时间段才有导游讲解。我为了赶上时间,可谓是跑断了腿,最终我是当天唯一的观光者。查恩斯·裴恩斯住宅的风格乍一看并不是典型的莱特风格,这大概与当时莱特所处的地位相关吧,毕竟他只是一个“打工小弟”!他的老板,也就是路易斯·沙利文(Louis-Henry-Sullivan),可是当时有名的建筑师,被后人称为“摩天大楼之父”、“现代主义建筑之父”。当时路易斯很看好莱特,甚至很多案子都放手让莱特来做。这栋住宅拥有典型的路易斯风格,采用了很多曲线线条和传统毛◆花茎图案,与莱特的简洁的直线、几何风格截然不同,仅有细节部分能体现出莱特风格。
  到此,我的芝加哥之旅也要画上句号了,这次穷游,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节省了开支,将仅有的资金花到了有价值的地方,我感到很开心! (完)